本次養殖業環保風暴以治理水源污染為主。國家2008年就頒布了《水污染防治法》,2012年11月頒布《全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2014年頒布《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》。2015年又頒布了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水十條),明確規定了到2017年底前,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(小區)和養殖專業戶。2016年修訂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》。
2016年10月環保部和農業部聯合印發了《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》,要求縣級政府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、限養區和適養區。
(1)禁養區 禁養區的劃分區域主要是水源地和城鎮駐地、科學文化旅游區,當然永久性基本農田也屬于禁養區。目前,環保部門確定的必須關閉和拆遷養殖場主要是水源地禁養區,一些地區也順便把誠鎮居民區、文化旅游區內的養殖場也一并劃入到拆遷范圍,甚至有些地區把基本農田內的違建養殖場也一并拆除了。
關于賠償:一些養殖戶對強制拆除禁養區的養殖場頗有微詞,認為養殖場建設在先、禁養區劃定在后,認為“法不溯及既往”,政府無權拆去或拆除應該給予補償。該說法有一定道理,農業部和地方政府也有賠償政策。但是現階段賠償標準也無法可依。
很多養殖場是在養殖戶自己的承包責任田里建設的,這些養殖場的建設基本上沒有辦理改變土地用途備案,如果是基本農田屬違法建筑,很難獲得賠償!
有些是村里規劃的養殖小區,這些小區設立前有些做了土地備案,有些沒做。還有一些規?;B殖場只與村政府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,但是沒有到鄉鎮土地管理部門備案,這些畜禽舍也屬違章建筑。但是有一些原先有各種手續,因為城鎮擴容、新建居民區或風景區、飲水保護區而成為禁養區的,確實應該補償。但是賠償標準不好確定,或許不能滿足養殖戶的要求。
總而言之:強制拆遷肯定會造成一定的損失,養殖戶自己應該盡早空欄,別指望能夠得到超值賠償!
(2)限養區和適養區 這次治污是全國一盤棋,限養區和適養區的養殖場也要求建設環保設施。一些縣市已通知所有區域的養殖戶暫停養殖,建設糞污處理設施,通過環評后才能復養。
(1)拖延關閉或搬遷 對位于禁養區且有土地手續的種畜禽場、蛋雞場、豬場接到搬遷通知后可申請行政復議,強調養殖的周期長,申請延期搬遷。國家并沒有要求2017年禁養區內100%搬遷,大限是2020年底。規?;唐啡怆u、肉鴨場可強調自己是國家級、省級示范場,或正在承擔各種財政、科研項目,申請延緩搬遷。但是應該盡快建設環保設施,實現零排放。
(2)規避搬遷 個體戶可強調自己的養殖量小,不屬于規模養殖專業戶(存欄蛋雞500只以下、肉雞2000只以下,豬50頭不算養殖專業戶,逃避搬遷。另外河床是沒有明確界限的,河床和灘涂也是容易混淆的,盡量不要使自己的雞場被劃入禁養區。
(3)躲避風頭 環保與治污是個持久戰。養殖戶千萬不要因為最近行情好就不顧一切的上雞。更不要有趁火打劫(索要高額補償)的思想。
(4)開疆擴土 目前正在搞土地流轉,一般農田將成為緊缺商品。如果不得已搬遷,在村里租塊土地,重新建個有手續的養殖場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(5)四海為家 如果村里找不到適養用地,遠走他鄉也未必不可。很多地方還在招商引資!充分利用當地政策,更新養殖設施、擴大養殖規模,是實現一次跳躍性發展的良好機遇!
(6)棄養從商 這次環保風暴退下來很多養殖設備,如果有足夠的流動資金,可低價收購、收集一些可用的養殖設備,實現棄養從商的轉變。
這次環保風暴是環境保護部領銜的。暴力抗拆,襲擊拆遷人員、上訪都于事無補!大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行為。 總之,保衛藍天白云是利國利民的大事,廣大養殖戶要積極配合政府強化環保的戰略部署,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,提高養殖管理水平。環境治理好了,疾病也會相應的減少,淘汰一部分散亂污企業,養殖效益自然會提高!